本文转自:广州日报
杨丽萍携经典舞剧《孔雀》广州翩然起舞
“舞台两小时,仿佛走过了一生”
《孔雀》剧照
《孔雀》剧照
“美轮美奂,杨丽萍压轴出演的‘冬’之篇章,尤其震撼!”“当舞台上雪花缓缓飘落,身披银白羽衣的‘孔雀’杨丽萍翩然起舞,太美了!果然是一代舞神!”7月9日晚,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携经典舞剧《孔雀》再度“飞”到广州,引发观众好评如潮。
据悉,该剧将在广州持续演出至7月12日,并迎来自公演以来的第700场演出。7月8日晚杨丽萍携主创团队在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举行“《孔雀》700场纪念活动”。从20世纪70年代就和孔雀结缘的杨丽萍表示,“舞台上的这2个小时,仿佛走过了我的一生。”
文/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素芹
图/广州大剧院提供
“孔雀”已是文化符号
“但永远是日新月异的”
“孔雀”是杨丽萍塑造的经典舞台形象,以《雀之灵》为代表的系列作品,让观众认为“她就是孔雀,孔雀就是她”。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,杨丽萍永无止境,她想讲述更加丰富、深刻的关于孔雀的故事。于是,2012年有了舞剧《孔雀》,这部融合东方美学精髓与现代舞蹈语汇的作品,赢得了业界和观众的广泛赞誉。
2022年,舞剧《孔雀》重启,以全新的舞台形式,进行了精雕细琢的调整,在全国刮起“孔雀风”。2022年—2024年,2022版舞剧《孔雀》演出300多场。2025年,《孔雀》再度展翅。作为特别出演,杨丽萍亲自参演“冬”之篇章,呈现万物凋零、一片孤寂之时,孔雀迎雪而舞、涅槃重生的生命叩问之美。
与“孔雀”已经结缘半个世纪,杨丽萍表示:“我觉得如果想让一个作品趋于完美,不管多少年,一定不能松懈。我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跳孔雀舞,一直到2010年开始做这部剧。孔雀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个符号,但是我总觉得它对我来说永远是日新月异的,我需要一直去挖掘、去创造。”
这次来广州演出的《孔雀》,有不少新面孔,比如饰演乌鸦的罗天,饰演神灵的范敏……“我们的舞者也是更新换代的。”杨丽萍说,“《孔雀》的演出时长是两个小时,这两个小时对我来说好像是走过了人生的一个过程,春夏秋冬,生老病死。我们要不断打磨,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表演。”
年轻舞者挑大梁
“我在剧中发挥了很多自己的想象力”
舞剧《孔雀》分春、夏、秋、冬四个篇章,故事围绕生命和爱这两个永恒的主题展开,用舞台形式演绎人类共同的情怀。全剧汇集了杨丽萍舞蹈艺术的精粹,是她对生命的终极叩问。在《孔雀》中,杨丽萍想要回顾整个生命的过程。“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——诞生,成长,衰老,最后死亡。所以这部剧其实讲的是我们芸芸众生的生命的一个过程,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。”
在2022版舞剧《孔雀》中,有更多东方美学融入舞台艺术创作,杨丽萍把自己定位为“召集者”,让更多的年轻舞者担任主演,在舞台上发掘自己的能量,让每位舞者都有自己的特点。
罗天饰演的这个版本的乌鸦,是一个特别爱美的乌鸦。“杨老师让我去思考乌鸦到底是爱男孔雀的美,还是爱女孔雀的美?其实我想也许乌鸦爱的只是美本身。所以我有很多自己的小设定,比如剧中乌鸦的最后一段,以前它是抱着一条孔雀的尾巴,慢慢被欲望的海浪卷走,但我把那条尾巴扔掉了,抱着自己的尾巴被海浪卷走。我觉得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,都有自己的优点,不要去羡慕别人,要把自己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。”罗天说,“非常感谢杨老师,让我在剧中发挥了很多自己的想象力。”
“时间”的扮演者范景玥,一头长发,身穿白衣,在一棵四季变换形态的树下逆时针旋转,“最初演时间的时候,我有点不太接受——练了十几年舞蹈,最后却是转圈圈。”她表示:“然而一场场演下来,我有了深刻的体悟。一圈圈的旋转让我理解了时间与情绪之间的紧密联系,也让我更好地洞察到时间的流速。无声的旋转让我更加珍惜时间。”
“曾经是我跳全场,如今可以放心地把舞台交给他们了。我从这个版本的演员身上看到了非常棒的精神和体力状态,他们都与角色非常贴合。”杨丽萍说,“他们虽然年轻,但对舞蹈、对生命的感知力令人动容。”
永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